HDPE(高密度聚乙烯)管道因耐腐蚀、柔韧性好、使用寿命长等特点,被广泛应用于市政给排水、燃气输送、工业流体输送等领域。其品质直接影响工程安全与使用寿命,需通过系统测试验证性能。以下从外观与尺寸、力学性能、耐环境性能、连接性能、长期性能五大维度,解析核心测试方法及标准依据(以国标 GB/T 13663 系列、ISO 4427 等为参考)。
外观和尺寸是管道的基础品质体现,直接影响连接密封性和施工可行性。
-
测试内容:检查管道内外壁是否存在气泡、凹陷、杂质、划伤、颜色不均等缺陷。
-
测试方法:
-
自然光或等效光源下,用肉眼观察(必要时用 5 倍放大镜);
-
划伤深度需用精度 0.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,要求≤壁厚的 10%(且≤0.3mm)。
-
判定标准:无影响使用的缺陷(如穿透性杂质、严重凹陷),颜色均匀一致。
-
关键指标:外径、壁厚、不圆度、长度。
-
测试方法:
-
外径:用卡尺在同一截面的相互垂直方向测量 2 点,取平均值(每米测 1 处,至少测 3 处);
-
壁厚:在距管端 50mm 外的截面上,沿圆周均匀测 6 点,取最小值(需≥标准规定的最小壁厚);
-
不圆度:同一截面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,需≤标准外径的 3%;
-
长度:用钢卷尺测量,允许偏差为 + 0.4%~-0.2%(定长管道)。
-
标准参考:如 GB/T 13663.2-2018 规定,公称外径 200mm 的管道,外径允许偏差为 ±0.5mm,最小壁厚需≥标准壁厚的 90%。
HDPE 管道需承受压力、冲击、拉伸等外力,力学性能是其安全运行的关键。
-
测试目的:验证管道的抗拉伸能力和柔韧性(断裂伸长率反映韧性,越高越不易脆断)。
-
测试方法:
-
从管道上截取哑铃型试样(按 GB/T 1040.2 标准制备);
-
用万能试验机以 50mm/min 的速度拉伸,记录断裂时的拉力和伸长量;
-
计算:拉伸强度 = 断裂拉力 / 试样原始截面积;断裂伸长率 =(断裂时标距增量 / 原始标距)×100%。
-
判定标准:HDPE 管道拉伸强度通常≥18MPa,断裂伸长率≥350%(不同牌号原料可能有差异)。
-
测试目的:评估管道在低温或冲击载荷下的抗脆断能力(尤其适用于户外或寒冷地区)。
-
测试方法:
-
制备 10mm×10mm×80mm 的无缺口试样(从管道壁取样,确保厚度方向为试样高度);
-
在 - 20℃(或常温,根据使用环境)下,用冲击试验机以 2.9J 摆锤冲击试样,记录破坏所需能量;
-
计算:冲击强度 = 冲击能量 / 试样截面积。
-
判定标准:低温(-20℃)冲击强度通常≥4kJ/m²,常温下更高(≥8kJ/m²),且试样应呈韧性断裂(无完全破碎)。
-
测试目的:反映管道承受外部压力的能力(如埋地管道受土壤压力),是埋地排水管道的核心指标。
-
测试方法:
-
截取 200mm 长的管段,两端用刚性板固定;
-
以 5mm/min 的速度向管道施加径向压力,记录管道垂直方向变形量为管径 3% 时的压力值;
-
计算:环刚度 S=(0.675×P)/(ΔY/D),其中 P 为压力(kN/m),ΔY 为变形量(m),D 为管道内径(m)。
-
判定标准:根据工程需求分为 SN2、SN4、SN8 等等级(如 SN8 表示环刚度≥8kN/m²)。
HDPE 管道需耐受温度变化、化学腐蚀、应力开裂等环境因素,相关测试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不失效。
-
测试目的:验证管道在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和抗老化性(如夏季暴晒或输送热水时)。
-
测试方法:
-
截取 100mm 长的管段,测量初始外径和壁厚;
-
在 110℃烘箱中放置 168 小时(7 天),冷却至室温后再次测量尺寸;
-
计算尺寸变化率:(试验后尺寸 - 初始尺寸)/ 初始尺寸 ×100%。
-
判定标准:外径变化率≤±2%,壁厚变化率≤±10%,且无开裂、分层。
-
测试目的:HDPE 在应力(如安装时的弯曲、外部压力)和化学介质(如洗涤剂、油类)共同作用下易开裂,此测试验证其抵抗能力。
-
测试方法:
-
制备标准试样(通常为缺口试样),在 80℃下浸泡于 10% Igepal CO-630 溶液(表面活性剂,加速开裂)中;
-
施加恒定应力(如 3.5MPa),记录试样出现裂纹的时间(F50,即 50% 试样开裂的时间)。
-
判定标准:F50 通常≥1000 小时(优质原料可达到 5000 小时以上)。
-
测试目的:针对输送酸碱、油污等介质的管道,验证其抗腐蚀能力。
-
测试方法:
-
截取管段或试样,浸泡于目标介质(如 5% 硫酸、10% 氢氧化钠、汽油等)中,在 23℃或介质实际温度下放置 30 天;
-
取出后擦干,测试其拉伸强度、重量变化率(重量变化率≤±2%)。
-
判定标准:拉伸强度保留率≥80%,无明显溶胀、开裂。
HDPE 管道多通过热熔对接、电熔连接,连接部位是薄弱环节,需单独测试。
-
测试目的:验证焊缝强度(应不低于管材本体强度)。
-
测试方法:
-
按标准工艺进行热熔对接(温度 190~210℃,压力根据管径调整);
-
从焊缝处截取 “狗骨型” 试样,用万能试验机拉伸至断裂,记录断裂位置和强度。
-
判定标准:断裂应发生在管材本体(而非焊缝),且拉伸强度≥管材本体的 90%。
-
测试目的:验证电熔连接后的密封性(无渗漏)。
-
测试方法:
-
电熔连接后静置 24 小时,将接头两端封堵,充水至 1.5 倍工作压力(但不低于 0.6MPa),保压 1 小时。
-
判定标准:无渗漏、无压力下降。
HDPE 管道设计寿命通常为 50 年,长期静液压试验是评估其寿命的核心方法。
-
测试目的:通过加速老化试验,预测管道在长期压力和温度下的寿命。
-
测试方法:
-
管段在 20℃、80℃等不同温度下,承受恒定内压(如 80℃下承受 4.6MPa),持续观察是否破裂;
-
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破裂时间,用 Arrhenius 方程推算 50 年寿命对应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。
-
判定标准:在 80℃、4.6MPa 下,破裂时间需≥165 小时(对应 50 年寿命的基本要求)。
-
误区 1:仅测外观和拉伸强度,跳过 ESCR 和静液压试验。结果可能导致管道在使用 3-5 年后因应力开裂或压力破裂失效。
-
误区 2:连接测试用 “目视检查” 代替压力测试。部分施工方认为焊缝外观平整即合格,实则内部可能存在虚焊,埋下渗漏隐患。
HDPE 管道的品质测试需覆盖 “基础指标 - 力学性能 - 环境适应性 - 连接可靠性 - 长期寿命” 全维度,且需结合应用场景(如燃气管道需额外测试耐燃气组分性能,给水管道需测试卫生指标)。参考国标或国际标准,通过系统测试才能确保管道在 50 年设计寿命内安全稳定运行,避免工程返工或事故。